8月4日,隨著一聲嘹亮的鳴笛聲,一艘載運140臺三一裝備的巨輪緩緩駛出東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,開往迪拜的杰拜阿里港。據了解,本次出口的三一裝備將主要用于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為改善當地民生提供助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記者了解到,徐工集團、中鐵裝備等工程機械領軍企業也在對海外市場加快發貨節奏,搶抓行業溫和復蘇的有利時機。
“吉時已到馬上出海”
隨著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,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穩步推進,三一挖掘機、自卸車、攪拌車、泵車等工程設備出口需求不斷擴大。東莞港為三一出口產品特別開辟專線服務,為“中國制造”直達海外市場提供出海高速通道。
在東莞港口岸,東莞海事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:“工程機械設備出口量和出口金額近2個月來呈現復蘇態勢,當下是我們協助其搶抓有利時機的關鍵窗口期。本次出口大件較以往有很大不同,重型工程設備裝載作業難度大,加上臺風天氣復雜多變,貨物的裝載、壓載、系固綁扎、穩性調整等安全作業都十分重要。雖然要面對臺風天氣的挑戰,但是工程機械企業普遍認為,吉時已到,馬上出海。”
在泰國,憑借自主研發技術、模塊化安裝設計、自制核心零部件、以及穩定的產能,徐工集團給當地帶去了18天快速裝站、24小時全心守護等服務。目前,位于素攀武里府的瀝青站已工作1350小時,成為當桿案例,當地還有3臺瀝青站正在安裝中。
在上海、浙江嘉興,中鐵裝備研制的“中鐵1246&1248號”土壓平衡盾構機已下線驗收,近日將前往意大利那不勒斯二期鐵路隧道項目參加建設。在Cepav、Cefalù、那不勒斯一期、西西里島及福爾泰扎項目之后,中鐵裝備再接再厲,與意大利客戶又一次展開合作。該項目標段的其余兩臺設備(中鐵1249&1247號)將在今年底及2024年初陸續下線,共同助力項目建設。截至目前,中鐵裝備隧道掘進機及配套產品已出口至德國、法國、意大利、丹麥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亞、巴西等32個和地區。
溫和復蘇或已到來
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整理,2023年上半年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263.11億美元,同比增長23.2%。其中進口金額13.19億美元,同比下降12.1%;出口金額249.92億美元,同比增長25.8%,貿易順差236.7億美元,同比增加53.1億美元。
浙商證券發布研究報告認為,這意味著工程機械行業的溫和復蘇或已到來,海外市場增速居前,內需市場也將迎來改善,對全行業前景應保持謹慎樂觀態度。
8月1日,卡特彼勒發布半年度業績快報,從側面佐證了浙商證券的觀點。2023年上半年,卡特彼勒實現營收2398億元,同比增長19%,實現凈利潤352億元,同比增長52%。卡特彼勒在北美、歐洲、中東、非洲地區業務均有較高增長。
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表示:“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正在駛出持續高增長軌道,未來會進入一個鐘擺式、波動起伏、平穩增長的狀態。面對目前低迷的市場,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不必悲觀和迷茫。一方面,今后,以電動化、信息化為代表的新技術必然觸發新需求、新增長;另一方面,海外市場也給中國提供大的施展空間。”
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吳培國也表示:“總體看,工程機械行業二季度合計銷量環比數據出現向好趨勢。下半年,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質量將進一步提高,行業經濟運行狀況將穩步改善。”(來源:證券日報)